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




2025年---Project 2049 Institute:中國太空能力與美抗衡
2016年---2049計畫研究所執行長Schriver警告美國不要干涉臺灣2016年大選
-----Schriver認為2016年的臺灣選舉的競爭將十分激烈,未來也很有可能「我們會跟民進黨政府打交道」。
2014.6.8---華府智庫「2049計畫室」執行主任石明凱:美國國防部2014年公布中國軍力報告顯示,中共發展並部署了幾種新型攻擊飛彈,而且正在編組新的飛彈部隊,對台灣的飛彈旅從五個增加至七個。
-----曾任國防部科長的石明凱對兩岸軍事有深入研究。他認為2014年報告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地區共軍二砲部隊在過去五年內增加了兩個旅。2010年前二砲針對我國只有五個飛彈旅,現在增為七個。
2014.2.27---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估計,中國目前是「最精確」巡航導彈的研發者,它們能對包括日本在內的亞太地區許多國家的目標實施打擊。而且僅地基CJ-10導彈的數量就達500枚
-----中國擁有核武的鄰國現在就應該認識到,中國能夠用自己的巡航導彈實施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有鑑於此,印度必須把自己為數不多的彈道導彈部署在印度半島的南部(增加它們的射程),同時增加本國海軍戰略核力量的軍費開支:當然做到這兩點都需巨額資金。還可推測:如果日本一旦決定在一定階段生產自己的核武器,那麼中國屆時將擁有解除武裝式的常規打擊的有效工具。
2014.2.5---美国2049计画研究所军事分析人士伊恩.伊斯顿指出,中国军队远不像它的巨额军事预算所显示的那样强大。此外,中国军队也缺乏实际作战经验,解放军的一些大工程—包括航空母舰—正受到技术问题困扰。
2013.10.24---華盛頓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公布報告稱,中國軍方正在對美國發動一場「政治攻勢」,目的是左右美國的對華政策和輿論導向。報告呼籲美國採取反制措施,制約中國的政治攻勢
-----「2049計畫」研究所的報告指出,解放軍總政治部開展的一項行動是召集美中退役將領,就美中兩軍關係、台灣問題舉行座談。由於該座談會曾於2008年在海南三亞舉行,因此被西方稱為「三亞倡議」(Sanya Initiative)。「三亞倡議」主張中國不對美國構成威脅,並以此遊說美國國防部和國會。此一遊說團體主要是由前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等軍方外圍組織「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與前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歐偉廉(William Owens)等組成。報告的撰寫人之一馬克‧斯托克斯表示,「三亞倡議」僅是解放軍總政治部試圖影響外國政府政策和理念所開展行動中的一項。他說,解放軍政治戰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台灣,其意圖在於讓外國政府接受北京的「一個中國」概念。此外,中國在各地開設的孔子學院也是中國開展政治戰的一部分。
2013.5.22---Project 2049 Institute:美國對其太空軍事力量有兩方面擔憂,一是其硬體——各種衛星可能遭到中俄兩國的攻擊,二是其軟體(數據鏈資訊傳輸系統)可能遭到干擾,其中後者是美軍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因為與直接打擊美國衛星相比,實施干擾可能是美國的對手更願意採用的攻擊模式。
2013.3.21---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曾公開發表61398部隊專司監察美國和加拿大,主要任務是獲取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情報。
2012.7.12---2049計畫研究所:10年內 中國太空能力與美抗衡
-----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最近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太空計畫取得重大進步,代表大陸軍事實力的提升,預料未來10到15年內,大陸太空對抗能力足以抗衡美國精確打擊能力 ,報告並指出,中共發展太空計畫,意在鞏固中國共黨的權威和統治,並捍衛「主權與領土完整」;因為台灣的民主政體可以代替大陸的獨裁統治模式,對中共統治形成挑戰,必須透過軍事脅迫台灣在主權問題上讓步。
-----報告預估,由於「國家太空安全系統」新興概念的出現和對抗美國遠程打擊能力的需要,在大陸積極發展下,預估未來10到15年內,大陸的太空對抗能力足以抗衡美國的精確打擊能力;而大陸日益增強的太空偵察能力,也將為地面站提供接近即時的偵察數據,讓大陸解放軍更快、更致命地進行遠端精確打 ,報告指出,大陸太空計畫的研發重點,是在高解析度衛星、軍民兩用光電衛星、合成孔徑雷達影像(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和電子情報衛星;利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射的微衛星,也受到解放軍關注。
2012.4.17---美台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和2049計畫研究所公布「中國大陸對美台軍售的回應」報告。報告指出,未來中國大陸對美國軍售台灣所採取的回應,將可能包括制裁相關的美國公司,中國大陸也可能會以暫停人民解放軍和美軍的交流做為美國對台軍售的回應,以及考慮釋出敏感的核彈或飛彈相關科技給伊朗或其他國家,或是在支持國際禁止核武擴散行動上持保留態度。
-----報告說,中國大陸除了發展傳統以太空為基礎的平台外,也正優先發展運行在海拔20到100公里的「近太空」(near space)飛船 ,軍事專家分析,解放軍可利用低軌道衛星進行電子偵察,以即時且準確地跟蹤和瞄準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艦隊,進而使用反艦彈道飛彈(ASBM)等武器進行遠程攻擊
-----報告舉例,中國大陸風雲3號氣象衛星就安裝近12個全天候感測器,除為解放軍和民間機構提供準確氣象預報外,也能為ASBM提供準確的彈道距離測量和訊號數據。
-----報告認為,儘管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大陸已在太空部署彈道飛彈早期預警衛星,但大陸已有基礎技術存在;如風雲系列氣象衛星攜帶的紅外線感測器,而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又稱上海航天局)509所研製的實踐7號衛星,就是紅外線感測器陣列的測試平台。
2011.9.15---華盛頓國防智囊團“2049計畫研究所”公佈報告內容報導,中國在湖南省邵陽新增一個裝備東風-31A導彈的機動旅(805旅)。第一個裝備“東風-31A”型導彈的812旅駐紮在甘肅天水。這兩個旅都歸屬中國戰略核導彈部隊二炮
-----東風-31A射程為1.12萬至1.2萬公里,可覆蓋美國全境,極具威脅。原先的東風-31導彈的射程為7200至8000公里,只能打擊美國部分地區。 -----中國核導彈裝備旅全部由6個大隊組成,裝備12枚導彈。新建的805旅目前裝備了2枚東風-31A導彈。049計畫研究所以此依據推測,中國實戰部署的東風-31A導彈可能達10至15枚。
2008年1月---2049計畫研究所成立
-----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是一家位於美國華府的智庫機構[1]執行長蘭道爾·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重要成員包括前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2049項目研究所的專家們發表專欄文章,從緬甸到中國的軍事崛起等各種主題,在各大報紙包括華爾街日報、華盛頓時報、遠東經濟評論、亞洲華爾街日報。2049項目研究所的報告出版物常被媒體引用。此外,他們的專家已經出現在CNN,福克斯新聞,PBS以及國外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世界新聞報今天的新聞節目。
-----2049計畫研究所確定了它的四個“研究重點”領域“ 民主與治理“( 民主化 , 公民社會 , 選舉和政治進程, 法治, 政治腐敗 ),“ 聯盟 ,聯盟和夥伴關係“(區域聯盟和權力平衡 ) ; “非傳統安全”(非傳統威脅,如恐怖主義, 流行疾病 , 自然災害 ,環境和能源安全問題)和“ 中國研究“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