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进搜狐博客2016.3.1---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大空头》,08年金融危机警示中国?

陈思进搜狐博客2016.3.1---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大空头》,08年金融危机警示中国?
《大空头》刚刚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预知”危险的几个团队通过做空获取巨额利润的故事,展现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全过程;并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金融术语,让金融小白也能看懂故事。那么这部电影揭示的金融问题,是否对如今中国的现状有所启示?且听凤凰网“OPEN开腔”大拿们开讲。
本场大拿:
@黄华国:纳斯达克首任中国区首席代表
@陈思进:前美银证券副总裁,加拿大皇家银行风控资深顾问
@Smith:零壹财经副总裁
@Sean Wang:RBCCM Market Risk工作,多伦多大学金融硕士
@许凯:国际金融报工作
@锦瑟年华:知乎金融领域大V
电影介绍
《大空头》展现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过程——低利率促使民众疯狂贷款买房,导致房地产及其金融市场的异常火爆。贝尔饰演的Michael发现低利率是不可持续的,坚信房地产市场会崩盘,并利用CDS来做空;其他三个团队(Mark、高司令、皮特饰演的本与杰米兄弟)也纷纷顶住压力利用CDO做空房地产市场。他们越来越看清金融危机即将爆发的真相,并想通过游说金融业同行、媒体、评级机构来挽救这场危机。但2008年雷曼兄弟倒台,危机爆发,一切无法避免,四个团队感受到的不是获取巨额利润后的喜悦,而是迷茫和沮丧。
《大空头》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思进赞扬《大空头》“剧本编得超一流,可以算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金融电影,比《Margin Call》更专业”。
华尔街与监管部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造成5万亿美金『蒸发』;800万人失业;600万人无家可归,这一切,还仅仅是在美国的情况。
那么华尔街在这场经济危机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思进认为华尔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主要作用。@许凯也认同这一说法,华尔街“错的一是造假,二是贪婪,以致于被风险吞噬,最后成为众矢之的”。@黄华国则认为根本原因还是“贪婪而不顾道德,把坏资产推回到资本市场”。当然“华尔街本身并不了解复杂的次贷危机计算,但还是起了放大作用”。
@思进指出金融无非就是三点:信用、杠杆、风控(风险控制)。只要一点缺失,便会引发金融危机。@Smith 则直言“金融危机根源还是美国政府的一系列迎合选民的做法,从政策和法规上鼓励银行放大金融杠杆,大银行为了扩大业务也乐于这么做。”他还透露,原本规定两成首付才能贷款的购房者,标准降低到一成甚至更低。不过@Sean Wang 也证实政府监管已经有所改善,“设立了关于这些衍生品的监管和集中交易,大大降低了对手风险”。
除了政府和银行,评级机构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电影中指出Fitch, Moody's, and S&P等评级机构因为相互的竞争,而放宽评级标准。@Smith 指出美国的评级机构“不完全是自由竞争产生的,而是后来政府制定的几家寡头”。@锦瑟年华则点明另外还有两层原因:
1、赚取超额利润。比如Moody’s, 2006年其机构化金融事业部的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44%,利润率持续超过50%,其市值到2007年2月,增长了340%!
2、评级机构跟投行的关系很暧昧。员工可能出于个人的目的,会让很多产品蒙混过关。
除了以上几点,@许凯认为除了监管当局的过度自信外,也有主观故意:纵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根本原因还是经济结构出了问题。@思进直言“当时没人想到房价会跌”。@黄华国认为也可以说是设计问题,批准人自己还不懂就允准。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监管可能无法解决问题。@锦瑟年华认为监管永远是滞后的,@思进也同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聪明的人都在华尔街一线”。@Sean Wang 也认为这是不会改变的事实。
真正行之有效的措施是美国酝酿出台了沃尔克法案等规则,用以限制银行的投资业务。当然这一法案当时也引起了巨大争议,美联储权力的进一步扩大,就好似安排老鼠看粮仓,令华尔街大松了一口气。@黄华国则用中国的熔断机制举例,证明改进规则也很复杂,搞不好会导致再次下跌。

2008年金融危机与如今的经济动荡
从2008年到现在,金融市场又产生新的动荡,全球经济走出了2008年危机的阴影吗?@Smith 认为,美国应该走出了,但中国却推迟到现在。@许凯也认为2008年的危机还没过去,“危机后阶段,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美国在复苏,欧洲在挣扎,新兴市场进入泥潭”。@锦瑟年华则从另一角度来看,“现在是,在时间上透支未来,在空间上转移风险,也就是整个系统的风险。”
2015年,几家大的银行开始出售数十亿的相关贷款产品,据彭博报道,那只是CDO的别称。
针对近期全球市场的波动, @Sean Wang 认为美国的强势和能源有很大关系,从2008年能源净进口国到2015年能源净出口国,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今天的格局,也为美国制造业回流创造了先决条件。@锦瑟华年也同意,“页岩气革命是美国复苏的重要力量”。@Smith 则指出欧州的主要问题还是福利经济的问题,欧元成了富国补贴穷国的工具,英国要退出欧盟,太明智。@许凯认为欧元的问题很难解。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诉求和政治各自为政的现实,很难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
至于近期的经济动荡是否需要政府干预,@锦瑟年华认为我们的政府手段还很多,只是能不能用的问题。@黄华国也同意,并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如在月球用在地球同样干扰力,月球可能偏离轨道,引力不一样,所以加外干扰一定要小心。”@锦瑟年华也回应了一个绝妙的比喻,“就像在一碗油里面取出杂质,你用筷子夹,虽然看准了,但是你伸进去就它就会偏离,因为筷子已经是系统的一部分,无可避免的会干扰系统。”

中国的房产与互联网情况
而与电影中的情形一样,近期中国房产市场也十分火爆。对此,@许凯觉得不乐观,认为“总有点回光返照的感觉”;@思进认为国内楼市也出现“场外配资”;@黄华国则认为是政府鼓励;@锦瑟年华觉得这是一个去库存和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的过程,包括建开放小区的政策,也是为去库存创造需求;@许凯也同意“去库存”一说。@黄华国更是指出,房产是唯一能支撑中国经济的一个手段,靠外力不如自循环,应参考凯恩斯的供应经济学。
与中国房市一同火爆的,还有互联网。@许凯认为,现在仍然是互联网投资的好时期,不过已隐现风险。如果拿到风投太容易,目标只为资本市场,迟早还会出问题。@锦瑟年华倾向于互联网是提供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环境,促进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互动。@黄华国则认为互联网不能被滥用,它是精减中间环节,减少腐败,所以我们认为是互联网-而不是+。他表示曾于去年九月在硅谷和一些首席科学家聊天,他们认为五到十年因受硬件限制,不会有大的发明,当然发展互联网软件还是有所可为。

中国应吸取哪些经验?
最后,对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中国也有不少值得从美国吸取的经验。@Smith 认为,美国政府在危机中推波助澜的作用(两党为了迎合选民,降低杠杆和监管标准),这点中国政府应该警惕。而中国金融业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风险暴露也不够。同时,@锦瑟年华也援引索罗斯《金融炼金术》的观点,“认识到管制者也是参与者是重要的。其实,在适应环境方面,他们的能力比起那些为利润和亏损所激励的商人们似乎还要略逊一筹,因此,管制措施通常是为了阻止上一次的灾难,而不是下一次的意外。”认为当局有一种“伯仁”式的悲情。

(注:1、跨国金融商战长篇小说《心机》全新再版《绝情华尔街》(正在影视改编:http://url.cn/Y3xKpu);2、《思进看世界》系列第一部即将出版;3、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三部曲第一部即将出版;4、由思进策划,由罗敷撰写的《这么慢,那么美》获得佳绩,持续热销榜TOP10:http://url.cn/Zo2hpW;http://url.cn/Wj0OIp)



资料来源 :
陈思进搜狐博客2016.3.1---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大空头》,08年金融危机警示中国?
http://sijinchen.blog.sohu.com/321356977.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