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的博客2016.2.18---当前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有多高

易宪容的博客2016.2.18---当前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有多高
到2015年12月底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达到194万亿人民币,如果以2016年1月底汇率计算为29.5万亿美元。美国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巴斯(Kyle Bass)最近表示,中国银行体系的资产过去10年增长了10倍到34.5万亿美元(估计是以2015年8月汇改前汇率计算),在这些资产中,有不少是金融公司规避监管的风险产品及不良贷款。巴斯认为当前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可能高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美国银行的4倍。如果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达到10%,政府就得有3万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来拨备。这对中国政府来说,可是一件大事情。而瑞士银行的统计表明,近三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业以6倍的速度爆炸式在增长,这就使得国内银行所面对的金融风险越来越高。
对于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可能不仅在资产增长快的问题,更在于中国融资体系问题。因为中国金融市场不仅是银行为主导,而且是国有大银行为主导。比如1月中国信贷增长2.5万亿元,不仅占有整个融资的绝对高的比重,而且也是创历史新高。这些都是银行风险增加根源。比如,昨天美联储新任官员就指出,美国大型银行将会给美国经济带如“核爆式”毁灭性的威胁,如果不对这些“大得不能倒”银行分拆,将能美国金融体系带巨大的危险。所以,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因为,当前中国的银行业,其资产快速增长是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一直在以高速的方式进行信用扩张,甚至于中国银行业走上了信用过度扩张之路。而银行业的信用过度扩张,在经济顺周期时,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及问题全部会掩盖起来,而且银行业还会表现为业绩的快速增长及高速繁荣的假象。比如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了10多年,不少城市的房价涨幅也达到10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一直认为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银行的住房按揭揭贷款自然也不存在多少风险。所以,1月份的银行信贷很大部分进入房地产信贷,可能就是与这个观念有关。
但是从2014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及房地产都开始出现周期性调整,景气指数不断下行,GDP增长也逐渐由高速滑向中低速。这不仅使得许多行业的产能全面过剩,房地产库存严重增加,而且也让不少行业出现全行业的严重亏损,去产能化、去库存成了这波经济周期性调整最为主要表现。
比如,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企业亏损达645亿元,亏损面积达51%,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7%。还有,煤炭、铝业等的行业的情况也是如此。即使是四川长虹2015年也亏损达到19.75亿元等。而这些大型企业是国内银行贷款的主要对象,早几年大量的银行资金都流入这些企业。当这些行业及企业大面积的亏损,甚至于破产时,可能对国内银行贷款形成巨大的压力。可以说,2015年全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额及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很大程度都与这有关。如果2016年全国的去产能化全面加速,那么这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中破产企业会越来越多,国内银行的信贷风险可能会在这过程中全面上升。
其次,国内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增加,更为主要是与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有关。可以看到,从2014年初开始国内房地产市场就开始了周期性的调整,但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仅是些微开始,就被政府的各种救市政策所打断。在政府一系列加杠杆的救市政策下,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在极高的价格上再次上涨,尤其是一线城市。这种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的中断,对国内银行业的贷款来说,看上去是已经更为安全,房地产贷款风险也在降低。
但实际上,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四线城市,其周期性调整既然已经开始,尽管人为中断可能让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暂时好转,但这仅是回光返照的现象,政府救市的加杠杆政策只能让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进一步增加,让银行信贷危机风险提前暴露。因为,就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再以加杠杆的方式来逆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只会加速国内各地房地产市场泡沫地破灭。试想想,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供求关系在2010年就已经实现平衡(即城市居民三口之家基本上有一套住房),当前中国城市居民哪个家庭手上不是有几套住房,再用加杠杆方式鼓励居民进入住房市场,只能让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吹得更大,当前中国不少城市的房地产泡沫提前破灭。
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或中国房地产市场再次进入周期性调整,这不仅会使得不少城市的房地产去库存化难以完成,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着破产倒闭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房价全面调整。而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向下调整,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立即会全面暴露出来。这就是为何有分析认为,当前中国银行业比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高几倍的原因所在。
第三,当前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暴跌还表现为规避各种监管的影子银行问题。可以看到,这几年,监管部门一直在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清理与限制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整个社会融资中的委托贷款及信贷贷款的比重全面下降。但是这几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爆炸式的增长可能全面推动了另一种方式的影子银行出现。而且,互联网金融也成了当前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最为主要的工具。再加上银行的各种表外业务,监管部门根本就监管不到。这些都会全面增加国内银行的风险。
第四,最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化,国内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基本上全面放开。银行间的存贷款利率全面放开,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而使得以往银行业的政策性利差水平全面降低。特别是国内货币政策一而再再而三地宽松了再宽松。这不仅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水平越缩越小,也让居民的存款通过互联网金融涌出银行体系,中国金融市场全面“金融脱媒”现象,中国银行业将进入一个亏损周期。这不仅使得中国银行业赢利水平全面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全面增加,也意味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全面增加。可以说,中国货币政策越是宽松,中国银行业赢利越是会艰难,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及以银行业为主导的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越是会增加。还有,人民币贬值让资金出逃,中国股市震荡与波动都将全面增加国内银行体系的风险。
早些时候,由于人民币持续贬值及中国股市异常的震荡,国内银行业的问题自然也为市场所忽视,但中国是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最后金融风险都会集中到银行业上来,最近监管部门采取逆周期监管方式,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覆盖比率,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银行风险,但还是没有从源头上入手。



资料来源 :
易宪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研究员
易宪容的博客2016.2.18---当前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有多高
http://yixianrongblog.blog.163.com/blog/static/45783809201611823547831/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