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合肥经济圈

2030年---合肥经济圈总人口约为2835万人
---城镇人口约为21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6%~79%。
2020年---合肥经济圈总人口约为2635万人
---城镇人口约为168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6% ~69%
2015年---合肥经济圈1小时通勤圈和生活圈
---合肥经济圈将形成1小时通勤圈和生活圈,核心圈层实施“公交化”发展策略。同时,合肥经济圈将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区域统筹,推进五市间社保制度协调配合和社保关系无缝转移、接续
---未来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五市中心城区通达运输通道的平均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全力打造合肥经济圈“1小时通勤圈”和“1小时生活圈”。
2015年---合肥经济圈国内生产总值预期24500亿
---合肥6000亿、淮南2000亿、巢湖2000亿、六安2000亿、桐城500亿。
---2010年合肥经济圈五市GDP达4741.2亿元

2011.8.22---安徽省宣布,撤銷地級巢湖市,拆分後劃歸合肥、馬鞍山、蕪湖三市管轄
---合肥市面積擴大40%,超過了臨近南京市
---合肥經濟圈將與南京城市圈、武漢城市圈“三足鼎立”,支撐起中國中東部的城市新版圖
2009年11月15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进行公示,并征求公众意见
---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及桐城市,土地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
---合肥经济圈从以合肥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发展成为我国泛长三角的重点城镇群,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昌九城镇群、长株潭城市群、南京经济圈等竞争合作,实现中部崛起战略。
 1.合肥市(龙头城市) 安徽省省会,国家区域性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旅游会展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发动机、全省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和创新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先行区。   
2.淮南市(中心城市) 合肥经济圈的北翼城市,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的国家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和安徽省重化工基地,合肥经济圈带动沿淮、辐射皖北的门户,安徽省北部的重要中心城市。主要发展电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   
3.六安市(中心城市) 合肥经济圈的西翼城市,合肥经济圈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保证,合肥经济圈加工制造配套基地、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基地、农特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合肥经济圈西向发展门户和陆路交通门户,安徽省制造加工业基地之一。主要发展商贸商业综合服务、汽车零部件加工、医药化工、旅游服务业等。   
4.巢湖市(中心城市) 合肥经济圈的东翼城市,合肥经济圈重化工基地、建材及新材料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劳务基地,合肥经济圈东向发展门户和水上交通门户,安徽省重化工基地之一。主要发展以临港重化工业、建材及新材料和休闲旅游业等。   
5.桐城市(副中心城市) 合肥经济圈的南翼城市,合肥经济圈产业配套承接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农特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合肥经济圈联动沿江、辐射皖西南的门户,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工贸综合型的山水园林城市。主要发展包装印刷、机械制造、建材化工以及文化旅游业等。


=======================

檢視較大的地圖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