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18荷蘭水上漂浮屋




2009.5.18大愛新聞_漂浮的未來_因應海平面上升 打造未來漂浮屋

水漲船高這句話,就是今天漂浮的未來要介紹的創意來源,因為荷蘭現在正在建構漂浮社區 ,就是擔心未來海平面越來越高或是能源越來越少,沒動力抽水,荷蘭就會淹水,但只要房 子、停車場或是整個城市,都能和船一樣漂浮,就能減少人命財物損失。接下來,專訪荷蘭 首席漂浮屋建築師,帶您勾勒出水上世界的未來藍圖。

看似普通的建築事務所,門牌用荷蘭文寫著水谷,因為這裡是未來水上世界的創意大本營, 可能性,夢想,讓它實現,就是現在。

漂浮屋建築師 Koen Olthuis:「那無關科技,而是關乎觀念,因為人們要相信它是安全的,他們必須要 理解,就像回到過去。幾百年前沒有人開車,大家會說喔!車子,哇好特別喔!但現在到處 都是成千上萬的車。」

手上握有荷蘭、杜拜,甚至即沒之島爾地夫的漂浮建案,這位年輕就縱橫國際的建築師除了 主訴漂浮島嶼、漂浮沙灘可以收留氣候難民,更主打生態觀念牌。

漂浮屋建築師 Koen Olthuis:「這對環境沒有衝擊,因為如果你要打造一個島,你要填土,會毀損水中 的生態,如果是漂浮島,魚還可以從下方游過,水流也會從下面流過。」

但到底什麼是所謂的兩棲屋或漂浮屋?

漂浮屋建築師 Koen Olthuis:「漂浮住宅看起來就像正常住宅一樣,用中空的混凝土在上面蓋一般的房 子,可以蓋或小或大的房子,用纜繩或木樁,就是隨水移動的漂浮屋。」

在河域旁的漂浮屋只要靠木樁或纜繩固定,但要是蓋在海裡,避免海流造成位移,就得像鑽 油平台一樣,將支撐基座深入海底,利用油壓閥,隨海平面高度控制升降。

漂浮屋建築師 Koen Olthuis:「人們會開始使用漂浮住宅,漸漸的,會變成尋常城市的一部分,你甚至 看不出來陸上或水上的差異,你只是從一般的陸地,走到漂浮的區域,然後發覺自己在漂浮 陸地、或甚至一點都沒有察覺。」

為什麼要一直強調水,言必稱漂浮,因為可見的未來,荷蘭這個低地之國也將大難臨頭。

預估2050年,威脅荷蘭的北海將上升40公分,萊茵河水量也增加到每秒1萬6千噸, 直到這個世紀末,海平面更可能超過130公分;極端降雨讓河流氾濫成災,內憂外患夾擊 ,土地鹽化、淡水短缺。

建築師說他解決不了無淡水可用,但帶我們來到荷蘭第一個大型漂浮社區預定地,他說,要 還地於河。

漂浮屋建築師 Koen Olthuis:「該怎麼做呢?那邊會有很大的降雨,把雨水引到這個區域,所以那邊的 房子就很安全。這邊是一個大湖,約有2.5公里、幾百公尺寬,現在是乾的地,但之後我 們會引水過來,水深 1.8公尺。」

也就是未來供四千人居住的社區,其實就是暴雨來襲時的疏洪道,反正上面的住家、停車場 、球場、超商都能漂,但路上的住宅卻淹不得,所以,未來荷蘭將把更多原本從河海奪來的 土地變回水道,就不用無止盡的耗能抽水。

但漂浮的港口、島嶼、城鎮,科技建構出現代版的諾亞方舟,但到底是載舟還是覆舟,取決 的永遠是水、不是人!

科學顧問:周柏儀 黃恩宇 Koen Olthuis
行政院國科會補助
大愛新聞 林珮霖 宋和祥 荷蘭報導











2009.5.18大愛新聞_漂浮的未來_荷蘭與海爭地 面臨海水上升危機


大愛新聞接連幾天推出漂浮的未來系列,在一系列專題中,我們探討荷蘭長達好幾世紀與海 爭地付出的代價。現在有學者預估,這個世紀末荷蘭得面對海平面上升130公分的危機, 眼光如果再放遠一點;2200年,水位可能比目前高出四公尺,工業、農業甚至民生都會 遭到重創,所以昨天專題專訪荷蘭首席建築師,概念式解讀未來水上世界的設計理念。今天 ,繼續帶大家實際體驗荷蘭大小運河旁的老舊船屋和新式漂浮屋,置身其中,究竟是什麼感 受。

荷蘭都市規畫中,水路很重要,因為不管淡旺季,運河船班次都很密集;也因此,住在老式 船屋或新式漂浮屋的人,都衷心期盼,船過水無痕。

記者 林珮霖:「光是阿姆斯特丹,就有165條大小運河交錯其中,如果你擔心淹水又不怕暈船 ,像這樣的船屋是很好的選擇,因為不用擔心沒水沒電,所有的管線一應俱全,甚至包含無 線網路。」

一對葡萄牙夫婦原本對船屋很有興趣,但一看到房間就打退堂鼓。

「我想太矮了吧!對我來說!對啊!」

阿姆斯特丹就有2500間船屋,鹿特丹也不惶多讓。

船屋屋主 G.Spronkers:「隔壁是我哥哥,這是我哥哥的船,他也是一直住在船上。」

四海為家的兩兄弟,帶我們參觀這艘1886年、見證兩世紀歷史的船。

船屋屋主 G.Spronkers:「小心你的頭,這是水,你看,有大儲水槽在後面。」

老式船屋用傳統燃料,一年還得繳一千多歐元、相當五萬台幣左右的税,這樣的生活,就像 古蹟,不見得人人想住。

漂浮屋建築師 Koen Olthuis:「在荷蘭我們有漂浮的房子,大約一百年的時間,但是這種船屋,不是人 們想住的,是給窮人住的;人們想住在這種正常的房子,那才是他們喜歡的居住方式。」

「我住在碼頭三十年了,但是這間漂浮屋只有十八個月。」

漂浮屋主 Yuonne Priem(住老船屋30年,最大夢想,住進新式住宅,且能傍水而居):「這裡很棒, 可以坐在這,你們想出來看看嗎?」

就住在真正的水岸第一排,又擺脫過去三十年從老式船屋小圓窗看世界的狹隘感;最重要的 是,不會再有暈眩感。

漂浮屋主 Yuonne Priem:「(一天兩次的漲退潮,你有感覺到任何不一樣嗎?)沒有,一點都沒有!」

整棟房子,頂多沿木樁沉浮二十公分。

既然住在水上,就很難腳踏實地,因為得講求浮力。

漂浮屋主 Yuonne Priem:「下來吧!這裡就是船屋製成的地方,用的是混凝土。」

房子下方是中空混凝土,只要算好承重比,讓浮力大於重力;和鋼鐵船身一樣,再重也不會 沉,且不易晃,所以屋主的臥室就選在水面下。

不敢住在水下,沒關係,上中下三層,共五間房、各有不同視野,每一間的空調也各自獨立 。

要是下大雨,頂樓還有排水溝連接管線排入河中,但汙水和水電則是用軟管形式,隨水上下 ,和地面管路相連。

就建築角度,打造漂浮屋難度並不高,但要是地下室牆壁出現龜裂,房屋會不會石沉大海? 又或者往後河面都被房屋遮蔽,水中生物缺少可見光,又會出現什麼浩劫?棒不棒,往往不 是這個當下,能一概而論!

科學顧問:周柏儀     黃恩宇     Koen Olthuis
行政院國科會補助
大愛新聞 林珮霖 宋和祥 荷蘭報導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