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12年---實現雜交稻畝產900公斤
2009.12.22---中國雜交水稻平均年產量7.2噸∕公頃
---雜交水稻種植面積佔總水稻面積57%
---中國每年種植雜交水稻所增產的糧食可多養活7000萬人口
2007年---中国大陆的水稻产量为5亿吨
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根据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800公斤以上
2004年---沃尔夫农业奖和世界粮食奖
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
2001年---中国政府最高科技奖
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
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
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
日本“日经亚洲大奖”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
“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国际奖
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
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
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
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
1981年---袁隆平因成功育种中国籼型杂交三系水稻,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75年冬---中国国务院作出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
1974年---袁隆平团队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
1966年---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通报》上
1965年7月---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64年7月5日---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
1930.9.7---袁隆平出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