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環境
========================
2040年---未來學家Ray Kurzweil :奈米科技可偵測除病
2030年---聯合國癌症署 :全球癌症死亡人數每年1700萬
2030年---WHO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 :癌症的新病例每年會增加2130萬人,其中有1330萬人會死亡
2025年---世界人口達83億
2011.6.2---台灣一般居家環境灰塵,每克灰塵含DEHP平均濃度高達含1.37毫克,居全球之冠。
---成大副校長蘇慧貞及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領導研究團隊,從民國96年7月起,對193名2到12歲兒童,展開三年追蹤研究,這是我國首度對室內DEHP暴露,對兒童健康影響進行有系統的大規模調查評估。
---俊璋指出,DEHP普遍應用在各種生活用品,從各種塑膠製品、化妝品、清潔劑、衣服、玩具、地板等,無所不在 ,
---研究團隊分析比較一般兒童、性早熟女童及有過敏氣喘兒童的尿液發現,性早熟女童的DEHP代謝物濃度竟是一般兒童的四.五倍;過敏氣喘兒童是一般兒童的1.3到2倍。證實居家環境過度使用塑膠製品,女童性早熟及兒童罹患過敏氣喘風險會明顯升高。
2011.6.1---WHO :手机可能引发癌症
---2009.10.28英国神经外科专家维尼・库拉纳奉 :使用手机10年以上的人,患脑癌的危险增大一倍 ,因使用手机致死的人数将超过吸烟受害者
---2009.10,25WHO︰長期使用手機 罹腦瘤比率偏高
2011.5.25---台灣飲料起雲劑添加毒成分塑化劑DEHP
2011.1.5---涂料环保:VOC致癌 环境部呼吁立法标准
---VOC是非工业环境中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常见的有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醛、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氯仿、乙二醇醚等
2010.6.3---衛生署公佈2009年台灣十大死因
---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自殺 、腎病
---台灣每天有389人死亡,平均每3分42秒就有一個人死亡
---台灣地區每13分10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十大癌症 :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口腔癌、攝護腺癌 ,食道癌、胰臟癌,子宮頸癌
2010.1.7---十大致癌物质
1.三苯氧胺
2.太阳辐射和太阳灯
3.二氧基联苯基染料
4.被动吸烟
5.香烟和雪茄
6.酒精
8.乙烯氧化物
9.无烟烟草
10.柴油尾气
2009.12.27---彩繪指甲油含環境荷爾蒙 罹子宮肌瘤孕婦畸胎風險增
2009.12.22---梁寒 :中國大陸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胃癌
2009.12.12---嗜酒與檳榔 罹食道癌機率高10倍
2009.12.2---口腔癌是台灣男性25~44歲的頭號癌症
---禍首是檳榔
---口腔癌發生率五年內增加30%,死亡率成長25%
2009.8.30---中國科研人員研製“分子機器人”清除癌細胞
2009.8.26---美癌症学会 :全球每年600万人死于吸烟
2009.6.21---林杰樑:油反覆高溫加熱 易生致癌物
2009.6.18---賴明詔:同時得B肝與C肝 C肝更易引起癌症
2009.6.8---台大詹長權 :雲林5鄉鎮罹癌率與台塑六輕顯著相關
---麥寮鄉、台西鄉、東勢鄉、崙背鄉、四湖鄉全癌症明顯增加
---台西惡性腫瘤與肺癌死亡率明顯增加
---台西與麥寮在六輕運轉前後,肝癌死亡率高於對照鄉鎮
---麥寮鄉急性骨髓樣白血病發生率明顯增加
2009.6.7---環保署 :雲林台西苯濃度 致癌風險3~43倍
2009.5.10---中國癌症村-河北夏墊村
2009.1.6---王元甫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致癌物質」的環境中
(1)所吃的食物:我們所吃的食物中含有許多種類的致癌物質,有些是人工添加的,有些是培育過程中所殘留的,有些則是食物調理過程中產生的:
(a)食品添加物:防腐劑、有毒色素、人工甘味如糖精,丸類食物添加硼砂(增加脆感)、豆類食品加入雙氧水(漂白)等。
(b)農藥、抗生素、荷爾蒙等的殘留: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雞、豬、牛肉中殘留的抗生素與荷爾蒙,養殖海產類殘留的重金屬殺菌劑、除藻劑及抗生素等。
(c)亞硝胺:含亞硝酸鹽的食物與含胺類的食物一起吃,就會在腸胃道中產生亞硝胺(Nitrosamines)致癌物質。含亞硝酸鹽(防腐用)的食物包括貯存的肉類如火腿、香腸、熱狗、臘肉等。胺類化合物則存在海產如秋刀魚、魷魚等食物中。
(d)食物調理不當:高溫油炸、燒烤、煎烤會使食物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PAH)的致癌物,煙燻類食物的致癌物質來自於燃燒的材料如甘蔗、稻穀等,醃漬類及發酵類食物也可能會致癌,乾製海產的膽固醇會氧化成致癌物質。
(e)其他:黃麴毒素(Alfatoxin)對花生、玉米、醬油類食物的汙染,加熱過程中包裝與容器釋出的致癌物質,農作物生長過程受到環境中水、空氣、土壤致癌物質的汙染等。
(2)所呼吸的空氣:肺癌是由抽菸所引起,這是大家所認識的;不過,現在有許多不抽菸的人也得到肺癌,這都要歸咎於空氣的汙染。空氣汙染的來源有工廠與機動車輛所排放的廢氣。工廠排出的廢氣包羅萬象與其所生產的物質有關。機動車輛排放廢氣中所含的汙染物包括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與揮發性有機物質。
(3)環境的幅射線與電磁波:環境中的幅射線會產生癌症已經得到證實。電磁波也可能會增加得到癌症的機會,例如生活在高壓電塔附近、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時常使用手機、身處無線上網的環境。
2008.1.10---美環保署:氡氣(Rn)導致肺癌
2008.1.9---NCI :愛吃紅肉易罹患肺癌及大腸癌等癌症
2007.12.9---德國研究:五歲以下住核電廠附近兒童易罹癌
2007.11.30---IARC :將把夜班工作列入可能致癌因素
2007.11.1---高脂食物 易致癌症
2007.9.26---JAMA :冠狀動脈患者 罹直腸癌機率為常人兩倍
2006.12.4---Journal of Cancer :手機基地台附近患癌風險增三倍
2006.1.16--- 聯合國研究:致癌物丙烯醯胺 1/3來自喝咖啡
2002.4.21---國際癌症期刊 :血癌、胃癌 99%源自環境
1981---各種致癌因素的風險比較N. McCormick, ‘Reliability and Risk Analysis ; Methods and Nuclear Power Application’, Academic Press
風 險 型 態 個人風險/年
宇宙射線風險
一次洲際飛行/年1/2,000,000
在35,000英尺高空駕駛飛機50小時/月1/20,000
經常搭乘飛機者
1/65,000
在15,000英尺高度露營一季夏天1/100,000
其它輻射風險
平均美國診斷醫療X光1/100,000
居住磚造建築物所增加的風險1/200,000
海平面背景輻射1/65,000
食物
每天一罐減肥蘇打飲料(糖精)1/100,000
平均美國糖精消耗1/500,000
四湯匙花生油脂/天1/25,000
一品脫牛奶/天1/100,000
邁阿密或新奧爾良飲用水1/800,000
每週吃一次1/2磅碳烤牛排1/2,500,000
酒精1/20,000
煙草
吸煙者,癌症1/800
吸煙者,所有效應(包括心臟疾病)1/300
吸二手煙1/100,000
雜項
規律服用口服避孕丸1/50,000
從事日光浴、爬岩以及其它戶外活動所導致的可治癒性皮膚癌1/200
----------------
---------------
IARC;http://www.iarc.fr
致癌物共可分為4級
(一)、第一級(Group 1)致癌物:現有88類物質(如前述的馬兜鈴酸、苯、黃麴毒素、放射性物質、石綿、戴奧辛等),對人類為確定之致癌物。
(二)、第二級A類(Group 2A)致癌物:現有64類物質(如前述的氯黴素、甲醛、多氯聯苯、丁二烯、硫酸二甲酯、環氧氯丙烷、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柴油引擎廢氣等),對人類為很可能致癌物,對動物則為確定之致癌物。
(三)、第二級B類(Group 2B)致癌物:現有236類物質(如黃樟素、四氯化碳、電磁波、抗甲狀腺藥物propylthiouracil、二異氰酸甲苯、抗愛滋病藥物zidovudine、汽油引擎廢氣、乾洗業等),對人類為有可能致癌物,對動物為很可能也是致癌物。
(四)、第三級(Group 3)致癌物:現有496類物質(如前述的furazolidone、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目前尚無足夠的動物或人體的資料,以供分類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
(五)、第四級(Group 4)致癌物:現有1類物質(caprolactam,為一種化學原料),根據已有的資料,足以認為該物質並非致癌物。
-------------------
一、黃麴毒素(Aflatoxins):黃麴毒素並非單一毒素,而係包括了至少5種毒素(主要是黃麴毒素B1)。其來源係在濕熱的環境中,黴菌大量繁殖,製造黃麴毒素。人之所以會曝露於黃麴毒素、主要肇因於食入保存或製造不當,因而含有毒素的食物,如花生醬及玉米等。黃麴毒素在人體,已被確認會導致肝癌。
二、砷(Arsenic)及砷化合物:砷為土壤中第20常見的元素,也因此砷及相關的化合物,普遍存在於環境中,包括部份農藥(殺菌劑)、礦物性中草藥(如砒霜、雄黃)、水中生物、地下水或井水及木材防腐劑中皆可見其存在。其中木材防腐劑及農藥,雖然係主要為砷化合物,但因砷曝露導致的健康危害,卻以地下水的曝露最常見。包括臺灣、智利、墨西哥、阿根廷、泰國、及印度等地,皆發生過因飲水導致的砷危害事件;以臺灣為例,臺南地區的烏腳病及皮膚癌,即被認為與砷曝露有關。
除了砷(無機砷)與皮膚癌的關聯性外,也有研究指出,製造含砷的農藥,或在鍊銅廠工作導致砷曝露,可能會增加罹患呼吸道癌症(主要是肺癌)之機率。至於砷曝露與其他癌症(如肝惡性血管瘤、淋巴瘤等)的關聯性,雖然偶有其他的報告,但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可以判斷其間的因果關係。
三、石綿(Asbestos):石綿包括6種天然的矽酸鹽(如鐵、鎂、鋁、鈣等矽酸鹽)纖維狀礦物,具有極佳的防火、隔熱、隔音效果,且不易磨損,因此以往經常被使用於各種工業及民生用途。在使用最高峰時,市面上約有3,000類產品與石綿有關。
因職業 (不當的防護),如採礦工、造船工業、石綿瓦片製造、剎車來令片、熱水管外覆物、隔熱板、化學物過濾器、防火器材及衣物等較易曝露於石綿中。至於一般民眾曝露石綿之機會雖然不多,但仍有可能因接觸空氣中(如拆除石綿瓦或牆壁時產生的粉塵)、或其他來源之石綿,而危害健康。由於石綿之危害甚大,可導致肺癌及肺肋膜之間皮細胞癌,且並無所謂的最低安全曝露量;因此近年來其使用量已大減。以美國為例,在1980年代,全年石綿之產量為7億9,000萬磅;但至1998及1999年時,年產量已降至約3,500萬磅,其中61%做為隔熱天花板、19%用於活塞上之填充物、13%用於汽車零件(如剎車、排檔桿等)。雖然石綿之用量已急遽減少,甚至已逐漸被禁止使用,但舊有的石綿建材,仍是一潛在的環境問題。
四、苯(Benzene):苯是一種溶劑、化學合成(如石油相關產品、清潔劑、農藥、藥物、染料、樹脂、天然橡膠、及塑膠等)的添加物,另外苯也被添加於無鉛汽油中,用於強化辛烷(octane)功能,減低汽車引擎的金屬碰撞聲。在二次大戰前,苯曾廣泛被使用於製鞋及輪胎等工業,但自從苯被發現會導致血球減少、造血功能異常、及白血病後,苯之使用量已減少許多,而相關作業的曝露標準,也已明顯改善。但是,因為苯仍是一種工業上相當常用的溶劑,且其價格較便宜;因此偶而仍有使用不當或誤用,而導致急性中毒,產生中樞神經抑制呈現昏迷,或引起其他危害健康之狀況。當然也可能因長期曝露於苯中而導致血液疾病。
一般的駕駛人偶而曝露汽油中添加的苯,應不致於對健康造成危害。至於加油站員工,於加油時如未使用或未正確使用汽油氣回收裝置(譬如油槍已自動跳起,但仍繼續加油至油箱),則有可能導致長期的苯曝露,或許可能因而危害健康。譬如前些時候,曾有加拿大安大略省上訴法庭判決一名在殼牌石油公司的加油站,由於長期工作而罹患血癌的當地居民,獲得賠償的新聞報導。但有關汽油中添加的苯與白血病間相關性的科學研究仍極為有限,且目前尚無兩者直接相關的報告。因此類似的曝露,究竟須多長時間、或多少曝露量,才會導致健康的不良影響,仍有待後續的研究。
五、鎘(Cadmium)及鎘化合物:鎘曝露來源,主要肇因於職業曝露(如製造鎳鎘電池、金屬熔鑄棒、色素、合金、半導體、太陽能電池、汽車用噴漆、及電鍍);另外食用遭污染的食物(如曾發生於桃園暨彰化地區的「鎘米」事件),亦是一可能的來源。部份海產(如蚌殼)中,也可能含有較高量的鎘;而吸煙也會增加鎘的曝露。鎘大量或長期曝露導致的問題,在骨頭部份會導致鈣質流失,產生骨頭鬆脆或骨折的疾病(又稱痛痛病;Itai-Itai syndrome)。至於慢性的職業鎘曝露,目前已被認為有足夠證據,顯示該種曝露與勞工罹患肺癌機率增加有關。
六、鉻(Chromium)化合物:鉻化合物包括了元素態、2價、3價、4價、及6價鉻等型態,其中以3價及6價鉻是人們最有機會接觸的鉻化合物;而其中又以6價鉻,與急性毒性或慢性健康危害最有相關。6價鉻在工業上有不少用途,包括皮格鞣皮、化學合成之催化劑、農藥之殺菌劑、木材防腐、紡織及染整(鉻可作為黃色染料,如鉻黃)工業等,由於其用途頗廣,因此職業曝露可能並不少見。另外焚化爐、水泥廠、鍊鋼廠及污水中,也可能釋放出6價鉻。不過此種非職業性的鉻曝露來源,一般應不至於產生嚴重的健康危害。
急性曝露鉻,可能導致腸胃道症狀及腎臟病變等表徵;另外也可能會導致鼻中隔穿孔(吸入)。至於職業相關的慢性鉻(6價鉻)曝露,在不少的研究中,都被發現可能與罹患肺癌有關。另外在其他研究中,6價鉻曝露也被認為與鼻竇癌之發生有相當之關聯;至於3價鉻或其他價鉻,則尚無足夠證據,顯示他們與致癌有關。
七、鎳(Nickel)化合物:鎳及其化合物,經常被使用的一種金屬合金(如鎳幣)。至於曝露的來源,主要於金屬冶煉、電鍍、或切割(如不銹鋼)有關。其他可能曝露來源,如製造火星塞、陶磁、珠寶、蓄電池、汽車或飛機零件、手機、樂器(如小喇叭)、眼鏡的鏡框、及醫療器材等。至於非職業性的大量曝露,一般並不常見。
鎳的職業曝露,在急性期可能會導致肺部的傷害,及其他器官的傷害。皮膚或眼睛接觸鎳及其化合物,也可能產生皮膚炎。至於慢性鎳曝露(包括硫酸鎳、鎳精鍊廠中曝露硫化鎳及氧化鎳之混合物),則在多項研究中,被發現與肺癌及鼻癌之發生有關。相較於上述的鎳化合物,鎳金屬及鎳的合金,目前尚未被發現與各種癌症間有足夠的相關性。
八、氡(Radon)及其產物:氡氣是一種天然的放射性氣體,主要為鈾系元素衰變過程中的產物,由於土壤、岩石、及水中都含有少量的鈾,因此我們居住環境的週圍(包括室內空氣及飲用水),亦不免有氡氣的存在。氡氣是天然輻射的最大來源,在美國很多地方(如五大湖區及中西部),乃是一個較重要的環境致癌物。至於台灣因地處亞熱帶,住宅、辦公室通風良好,且無重要鈾礦床,故不易發生高濃度氡氣聚積之情況。
根據現有的多項研究,採礦工人曝露於高濃度的氡氣後,罹患肺癌的機率明顯偏高。另外針對居住在高氡氣曝露地區居民的研究,也顯示氡氣曝露量高低,與罹患肺癌確有關聯。氡氣在美國被認為是僅次於吸煙,導致肺癌的重要原因。
九、矽(Silica)結晶體:矽的化合物,包括矽結晶體,如石英(二氧化矽)及石英的複合物cristobalite;及非結晶矽(amphorous silica),如矽膠(silica gel)。石英(二氧化矽)在天然界中普遍存在,如花崗岩、砂岩、石英岩、及泥土中皆含有大量石英;至於cristobalite則主要存於火山岩。石英在工業上有相當多的用途,譬如眼鏡的鏡片、電子零件、光學鏡片、寶石、飾品石、陶瓷用品、建材(如大理石建材、耐火磚)等。由於石英使用普遍,因此職業上曝露的機會相當高。特別是岩石的採集及切割(如切割大理石)者,經常會曝露於高量的石英粉塵中。至於非結晶矽,主要含矽,並非二氧化矽。矽藻土(diatomaceous earth)為非結晶矽中主要的物質,其形成為前古海洋小型植物矽藻(diatom)沉積而成的化石。非結晶矽因硬度低、添加容易、不易磨損,因此常用被於製造食物包裝、傢俱包覆物、裝飾用漆、過濾物、硬化樹脂、部份藥物、農藥推進劑、油漆及紙張填充物、隆乳填充物、牙膏、自油流體添加物(如潤髮用品)等;其製程,可分為乾式及濕式兩種。
有關矽化合物與癌症的關係,目前的研究證據,顯示職業曝露(吸入)矽結晶體,除會導致急性矽肺症,在肺部X光呈現多發性結節及產生氣促、倦怠、反胃等表徵外,也確實會增加罹患肺癌的機率。在所有職業曝露中,特別是大理石礦工及在陶瓷廠工作的工人,更是主要受影響的對象。至於鑄造工人,雖然也有部份研究指出他們可能有較高的罹肺癌機率,但相關的研究結果尚不一致。相較於矽結晶體的致癌性,非結晶矽(包括矽膠隆乳)目前尚無足夠的資料,顯示此類物質是否具有致癌性。
十、戴奧辛(Dioxin):戴奧辛為大家熟知的環境污染物,可能來源為產製含氯的木材防腐劑五氯酚及氯酚類除草劑、金屬冶煉、以廢棄物為燃料之水泥窯、紙漿加氯漂白、燃煤或燃油火力發電、廢棄物焚化、燃燒含氯的有機物(如廢電纜、廢五金等)、及汽機車廢氣等。戴奧辛事實上並非單一化學物,而係包括了約210種不同的化合物(約75種多氯二聯苯戴奧辛PCDD,及135種多氯二聯苯夫喃PCDF),其中2,3,7,8-四氯聯苯戴奧辛(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為戴奧辛的代表型。人體曝露戴奧辛的機會,可來自一般環境、意外曝露、及特定工業上的曝露。環境部份,超過90%係來自於食物攝取(污染的食物)。另外吸入空氣中之戴奧辛,亦是主要的曝露途徑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人每日的戴奧辛攝取量應小於240微微克(pg;10-12公克)。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